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信息 > 正文

说教式转体验式 安全教育更深入

2018-12-03 10:33:31 来源:襄阳日报
0

摘要:实景模拟火灾逃生现场,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置身火海,从而学会并掌握逃生技巧。这样的体验式安全教育,已在我市部分社区推广开来。

通讯员 张保江 全媒体记者 殷素

实景模拟火灾逃生现场,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置身火海,从而学会并掌握逃生技巧。这样的体验式安全教育,已在我市部分社区推广开来。一位居民在体验了襄城区古城街道办事处民主路社区的安全宣教体验馆VR体验区后感叹:“亲身体验后,我觉得事故离我很近,但是我已经不怕了,因为我学习掌握了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社区负责人介绍,通过居民亲身参与、亲自体会、亲自体验、亲自感悟,让学习安全知识更生动形象,寓教于乐,真正达到“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的目的。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中央宣传部等8部门《关于加强全社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活动基本规范》的通知有关精神要求,落实推动安全教育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社会氛围,市安监局围绕工作抓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防灾救灾的有效措施和办法,积极开展贴近群众、符合实际的宣教活动,在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上狠下功夫,全面开展社区性、综合性、体验性培训和警示教育,在全省率先打造体验式安全培训教育基地,改说教式为体验式,让安全教育深入人心。

全面调研,确定试点

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在一瞬间,小小的忽视可能带来无法逆转的恶果。为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提高市民安全意识,市安监局主要领导带队先后到北京、云南进行参观学习,并多次带队深入各县(市)区进行调研,听取有关安全教育形式的意见建议,了解基层安全宣教短板和瓶颈。

通过调研发现,以往传统纸媒、传单式宣教形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要综合利用VR、3D等高科技手段,并与多媒体、声光电等完美结合,融知识性、直观性、趣味性、互动性、操作性于一体,让参与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震撼、感悟中学习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经前期认真考察,在基层社区建设安全宣教体验馆已迫在眉睫,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建设思路,先在襄城区古城街道办事处民主路社区和襄州区张湾办事处红星社区建设两座社区安全宣教体验馆,并以此为试点,逐步推动企业、农村、校园、机关、家庭、公共场所的宣教工作。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为有序推动安全体验场馆发展,《襄阳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七进”活动,推动建设社区安全宣教体验馆,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在投资主体上,提出政府引导、企业自主投资、各方积极参与的指导思路。对于公益类安全体验馆,主要采取当地政府投资为主、上级政府适当给予补贴、委托第三方兴建的模式。民主路社区和红星社区两处体验馆就是采用这种模式。场地分别由各社区提供,委托第三方湖北安能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承建,投资费用分别为25万元和40万元,投资方式采取以当地政府为主、市级安监部门适当给予补贴的办法,投入使用后主要对城市居民进行公益体验活动。目前两座体验馆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对于企业自主投资建设的体验馆,政府积极鼓励并有序规范,企业自主投资采取商业化运行模式。湖北爱循环应急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集应急自救互救培训、应急产品研发和推广、应急科普体验、实训演练、应急救援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公司正在建设的一座应急体验馆,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建设使用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建成后采用商业化运作模式。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正在建设体验式安全培训教育基地,体验项目达43项之多,项目建成后可有效满足全市范围内居民及各类建筑工作的安全体验。

效果明显,逐步推广

两个社区的安全体验馆建成使用,在全市范围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樊城区、高新区、谷城县、老河口市等地在其影响下也在积极筹备安全体验馆建设事宜,安全体验也受到了社区居民和学生的青睐。体验式安全教育相比传统的说教式安全教育有着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国家和省、市的要求,结合国家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开展,全面推进安全体验馆建设工作,筑牢基层安全宣教阵地,不断丰富安全宣教内容,提高广大居民防灾避灾、逃灾自救知识,全面减少事故发生。

 

责任编辑:韩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