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判断,就是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攻下这个关,就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是指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也就是总产量中依靠技术进步、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非要素投入的增产部分,是在各种生产要素投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改革创新驱动力,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全面提升我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无疑是确保襄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把改革创新开放思维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在“破、立、降”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网上登记、一次办好”和个体工商户登记“四免四零”服务机制。完善工业项目“零审批”机制,实行“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行政管理效能。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汉江产业基金运营机制,推进直接融资,组建PPP基金,推进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试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打造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
要加快襄阳自贸片区建设,高质量完成国家和省部署的自贸区试验任务,建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进襄阳机场新跑道立项建设,争创一类航空口岸,加快建设外贸还箱点、铁路物流基地、国际快件监管中心、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和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中部信息中心港、科技金融中心建设,加快外贸出口基地转型升级,规划建设出口加工区,培育更多外贸出口骨干企业。支持企业“走出去”,全面增强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要强化创新支撑作用,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新增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在孵科技型企业,积极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华科城、检测认证产业园,吸引研发设计、检测认证等科技服务业态集聚发展。深化隆中人才支持计划,加强科技孵化器建设,提升各类众创空间和服务平台功能,深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