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权威发布 > 正文

感情必须要绝对真诚 二论全面推进我市脱贫攻坚行动

2017-08-25 10:21:47 来源:襄阳日报
0

摘要:天下大事,民生为要。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直面仍有不少群众生活贫困的现实,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郑重承诺。

襄阳日报评论员

  天下大事,民生为要。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直面仍有不少群众生活贫困的现实,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郑重承诺。在脱贫攻坚战场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倾注对贫困群众的一腔真感情,真正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付诸行动。

  从“我是黄土地的儿子”“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的拳拳告白,到2017年新年贺词中的绵绵牵挂:“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从精心研究部署扶贫开发战略,到深入贫困地区考察、指导、督战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言行,体现出共产党人对人民的挚爱,对群众冷暖疾苦的深深关切,为我们带着感情去扶贫做出了表率。

  反观8月18日我市“市民问政”暴露出扶贫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究其根本还是感情问题,对贫困群众的感情不深、不真,甚至没有感情。

  感情体现党性,感情决定立场。对群众没有感情,就不会发自内心地帮扶,把扶贫驻队当成负担;对群众感情不真,扶贫工作的目的就不纯,该帮的未帮,不该帮的帮了;对群众感情不深,就不会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工作只走过场,搞“面子工程”,浪费国家的钱,伤了群众的心。在扶贫工作中体现“四个意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带着感情做好扶贫工作,心系群众,把贫困群众当自家人,把脱贫的事当自家事,以感情到位促进扶贫措施到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它向世人捧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颗初心,清晰传递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价值观。在脱贫路上只要有人掉队,我们的小康社会建设就离“全面”两字存在距离。这就要求我们对每一名扶贫对象必须情真,对每一个办理事项必须意切。

  扶贫工作要精准到位,首要的是对群众的感情要到位。只有对穷乡亲有深情厚谊,才能体会到他们的艰辛艰难艰苦,才能对贫穷有“切肤之痛”,才会在帮扶的路上坚定不移。只有扶贫干部带着对贫困群众的真情实感去扶贫,才可能真心实意去发现帮扶对象贫困的根子到底在哪儿,才可能用心去想出拔掉帮扶对象贫困根子的“对症药方”,才可能想方设法用好国家的相关政策,多渠道争取外援力量的加入,克服重重困难,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德莫高于爱民。感情是人与人、人与事物的桥梁纽带,扶贫中是否带着感情,取决于党员干部对贫困群众的根本态度,取决于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在扶贫中投入的感情深浅、多少,将决定抓扶贫的关注力度和程度。情之所至,心之所到,力之所及,方能实现事之所成。

责任编辑:陈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