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襄阳要闻 > 正文

勠力同心 把脉献策 襄阳市统一战线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2017-11-23 10:17:21 来源:襄阳日报
0

摘要:近年来,全市统一战线按照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通过弘扬光彩精神、发动非公经济力量、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等举措,凝

通讯员张伟

近年来,全市统一战线按照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通过弘扬光彩精神、发动非公经济力量、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等举措,凝聚共识,整合资源,为推动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弘扬光彩精神 搭建精准扶贫大舞台

光彩事业是一项社会扶贫事业,以消除贫困为宗旨。市委统战部积极发挥市光彩事业促进会的平台作用,认真践行光彩事业宗旨,通过广泛宣传、典型引路、落实项目、跟踪服务等形式,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树立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共同富裕、义利兼顾、德行并重、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理念,以捐赠、实施光彩项目等方式,积极参与精准扶贫、爱心助学、温暖工程等活动。

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市总工会主席程武说,当前,光彩事业要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积极引导和动员全市非公经济人士参与光彩事业精准扶贫行动,找准新形势下光彩事业参与精准扶贫的着力点,助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

近年来,市光彩事业促进会开展了光彩事业千人助学行动、民企联村扶贫行动、光彩事业行等活动,通过市光彩事业促进会平台,累计筹款近2000万元,用于支持扶贫攻坚工作,为非公经济人士参与精准扶贫搭建了大舞台。今年9月,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光彩事业促进会联合中央电视台、中国福利基金会举办了“精准扶贫襄阳千人助学行动”,全市27家非公企业和统一战线爱心人士共捐助善款500余万元,用于资助我市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发动非公经济力量 打造精准扶贫生力军

2016年12月,市委、市政府在谷城县召开了全市“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推进会,激励引导民营企业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今年5月,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扶贫办联合印发了《推进襄阳“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提质增效行动计划》,要求通过召开一次座谈会、开展一次专题调研、建好一个管理台账、举办一次村企结对帮扶签约仪式、召开一次推进会、讲好一个民营企业扶贫故事,确保“百企帮百村”出实效。

 2017年6月,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扶贫办组织召开全市“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提质增效工作座谈会,邀请民营企业代表和贫困村有关人员参加,助力村企结对帮扶工作。

“百企帮百村”通过组织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发展了一批特色产业,解决了贫困劳动力就业的问题,落实了一批公益捐赠项目。湖北汉家刘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谷城县紫金镇铜锣观村开展“雨露茶园”扶贫项目,使得铜锣观村贫困人口脱贫比例达到68%。“雨露茶园”扶贫项目因此被推选为2016年全省精准扶贫行动典型。襄阳福清商会自2010年与保康县龙坪镇申坪村结成帮扶对子以来,累计投入资金60余万元,帮助该村发展核桃产业、建设乡村公路、修建蓄水池,解决了该村600余人吃水难、行路难的问题。

“百企帮百村”开展以来,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家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帮助贫困村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参与精准扶贫的全市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投入帮扶资金和物资,合计价值近1.5亿元。

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 当好精准扶贫“助推手”

按照市委部署要求,2016年10月,市委统战部召开民主党派工作座谈会,就支持各民主党派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随后,市委统战部、市扶贫办结合我市实际,印发《关于支持市各民主党派开展脱贫攻坚专项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同时建立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保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有序开展。

各民主党派市委迅速行动,通过座谈交流、走村入户、明察暗访等形式,围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易地扶贫搬迁等,积极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当好脱贫攻坚“助推手”。

今年4月13日召开的政党专题协商会议上,民革市委提出“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统计不够准确”的情况,市委书记李乐成当即作出指示:“请市扶贫办立即开展建档立卡信息全面核准工作,确保基本数据精准、脱贫措施精准,扶真贫、真脱贫。”当天下午,市扶贫办便发出《关于开展建档立卡信息全面核查核准工作的通知》,落实会议上的意见建议。民盟市委、民进市委、农工党市委提出“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脱贫基础薄弱”的意见后,市政府召开产业扶贫座谈会,组织有关部门和驻村工作队就产业脱贫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了“龙头带动”“抱团经营”“电商扶贫”等扶贫方式,并在全市进行推广。

各民主党派市委在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直面问题,做到真监督、会监督,着力把情况摸清、政策吃透、问题看准,提出了务实管用的意见建议。目前,我市7个民主党派先后32次赴对口联系县(市)区,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有效推动了相关问题的解决。


责任编辑:纪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