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17“石花杯”襄阳第六届创业创新大赛初赛第四场,也是智能制造项目第二场比赛,在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开赛。当天的比赛项目可谓创意无限,本报记者特别选取了其中一些项目进行介绍,让读者感受一下襄阳制造业从业者的“独具匠心”和“脑洞大开”,看看他们的创造将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人体骨骼“打印”出来
骨骼是人体的主要支撑,一旦受损,麻烦很大。此次参加大赛的湖北恒维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不仅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骨骼,还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造福患者。
前不久,一位市民因车祸盆骨受伤,术后检查显示她已经痊愈,可她总感到有便意,老往厕所跑。
湖北恒维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该患者所在医院的器材供应商,该公司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了该患者的盆骨模型,以供诊断参考。医生从盆骨模型上发现患者的盆骨因外伤产生了一个小的突起,不停地摩擦膀胱,让患者产生了尿意。随后,医生及时治疗,为患者消除了痛苦。
据介绍,该公司不仅可以为骨骼建模,还可以“打印”骨骼植入物,较之传统工艺更加精确、安全。
“天眼”能看360度
摄像头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工具,但传统的摄像头视野较窄,通常只能看到一个方向。深圳派诺创视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的酷鱼多目全景系统,可实现360度全方位监控。
该公司联合创始人龚关介绍,“监控无死角”可以极大地提高安全指数,尤其适合学校、小区、金融单位。安保人员可以远程实时观测,并可将图片、视频上传到服务器,或下载到手机终端。
这套系统除了“天眼”,还配有红外线传感报警器、人脸及车牌识别系统,让镜头下的关键信息变得可以追溯,目前多家学校、金融单位已经采购。
给动车找个“云医生”
动车、高铁、地铁,这些轨道交通工具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它们的安全是如何保障的?襄阳国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正是一家为轨道交通提供安全守护的公司。
该公司参赛负责人介绍说,以轨道交通的铁轨为例,它一旦出现问题危害很大,但它动辄数千公里,人力维护起来既麻烦又不精确。而驾驶该公司的轨道交通检测车在铁轨上跑一趟,车下的激光探头就可以准确采集轨道数据。
不仅如此,该公司目前可以为轨道交通提供全方位运维服务,公司正计划建立一个“云数据系统”,将所有轨道交通的安全信息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网络。就好比打造一个“远程医生”,哪个地方出现故障或是需要维护,系统就自动提示,安全指数可得到极大提高。
据介绍,襄阳国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借着“一带一路”的春风,已经把业务做到了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