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襄阳要闻 > 正文

山村教师,坚守讲台41载

2017-09-11 11:36:38 来源:襄阳晚报
0

摘要:在谷城县庙滩镇郭峪村的大山深处,有这样一位小学教师。41年的光阴,他坚守在村小的讲台上。他就是郭峪小学的老师王贤录。

王贤录和班上的三名学生合影
坚守讲台
一起午餐
学生为老师送上教师节祝福
课间娱乐
 
9月8日下午放学后,王贤录骑摩托车送学生黄童昱回家。每个周末,王贤录都会将居住偏远的学生送回家
□全媒体记者杨东文/摄

  在谷城县庙滩镇郭峪村的大山深处,有这样一位小学教师。41年的光阴,他坚守在村小的讲台上。他就是郭峪小学的老师王贤录。

  1976年,18岁的王贤录高中毕业,看到郭峪山沟的孩子要走几十里山路去上学,很多孩子因山高路远或家庭贫困辍学在家,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王贤录开始在村里创办教学点。

  将泥巴墙涂成黑板,砍树制成课桌,30名学生自带凳子前来上课,村里支持的三间土坯房成为了孩子们的教室,王贤录成为教学点唯一的民办教师。

  从最初的土胚房到后来宽敞的校园、从高峰时学校近300多个孩子到现在班上仅剩3个学生、从民办教师到正式老师,王贤录一直坚守在教育一线。他也收获了湖北省首届“楚天园丁奖”、湖北省“学生最喜爱的好老师”等荣誉称号,培养出2000多名学生走出大山。

  学生生病,他背着他们走七八里的山路去看医生;怕学生因贫辍学,他利用暑假外出打工,为他们挣生活费;学生上学山路遥远,他骑摩托车接送。任教41年,没有一个孩子在王贤录手中辍学。他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如今,已经59岁的王贤录依然以校为家,为了班上几名学生的未来默默坚守。

  9月8日,面对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教师节,王贤录感概地说:“有时候确实觉得平淡、寂寞,但回头看看那些因为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大山的孩子,我感受到了职业的光荣。”

责任编辑:陈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