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 正文

捕捉温暖 分享感动

2020-03-04 17:06:00 来源:襄阳日报
0

摘要:认真对待每一篇新闻报道,必须到新闻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是杨潇的工作准则。

全媒体记者 金成岑

  “我母亲虽然独自在家,但身体还好,能照顾自己,孩子在姥姥家,也不需要我操心。如果有工作安排,我机动性最强,随时随地,任何岗位都可以。”这是疫情发生之初杨潇对报社领导说的一段话。

  原定回老河口过年的计划被这场疫情打乱。

  说到做到,40多天来,杨潇不是在抗疫一线采访,就是围着电脑抢抓时间剪辑制作一个个抗疫融媒体作品。“疫情当前,快速优质地将新闻报道出去,既能让市民安心,又能提振大家的抗疫信心。”作为一名襄阳日报新媒体的记者,杨潇说出了众多抗疫一线媒体人的心声。

  疫情期间,各种信息多,感人的抗疫故事也多,如何取舍,如何让读者、观众更愿意阅读、观看呢?杨潇和同事们几经商量,决定除常规报道外,再以记者第一视角,以《抗疫一线记者手记》为主题,制作微视频,展示襄阳各战线战“疫”的情况。

  为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襄阳公安交管部门从1月31日下午,在多个主要交通要道,24小时部署警力,以设置物理隔离方式压缩车道,普及“非必要不出门”。杨潇和同事多日辗转在各卡点采访拍摄,记录一线民警的抗疫工作。

  2月5日的夜晚,襄阳下起了大雪,在汉江一桥交通管制卡点拍摄时,杨潇顶着大雪,与执勤的民警一同站岗。拍摄完成后,杨潇拍了拍身上的雪,急忙回办公室进行视频剪辑,完成了微视频《抗疫一线记者手记:没有过不去的寒冬,也没有挡不住的春天》。

  截至目前,杨潇和同事们完成了《抗疫一线记者手记:襄阳,应无恙》《抗疫一线记者手记:襄阳,春日可期》《抗疫一线记者手记:没有过不去的寒冬,也没有挡不住的春天》《抗疫一线记者手记:元宵夜,以静致敬》等系列微视频,记录并讲述了襄阳战“疫”的情况:市民坚守在家,医护人员在一线救治,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维持秩序、保障物资供应……

  微视频一经发布,网友纷纷点赞、转发,社会效果十分好。

  认真对待每一篇新闻报道,必须到新闻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是杨潇的工作准则。

  襄阳首例治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出院,杨潇与同事第一时间赶到医院,记录分享了这个感动时刻;医护人员坚守一线、调配物资、改造病区、换岗隔离修养,杨潇也一次不落地到前线报道;辽宁、宁夏医疗援助队对口支援,杨潇次次在机场坚守,与同事一同进行了三场直播报道,带领上百万网友“云接机”……

  疫情影响着所有人的生活,如何在采访报道之余给困难人群提供帮助也是杨潇一直惦记着的。

  得知襄阳峪山一个贫困户因疫情导致大量红薯滞销,生活陷入困境后,杨潇做了相关报道,并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和各地经销商,帮这批红薯寻找出路。通过大家通力合作,滞销红薯被收购一空。“杨记者,太感谢你们的帮助了,你们在一线工作也要多注意防护!”来自受助贫困户的微信暖了杨潇的心。杨潇说:“疫情当前,这样的事很多,媒体人能做的有限,但是只要能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困难,我们就有收获。”

责任编辑:宋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