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改革与发展 > 正文

汉水襄评 | 莫让课外读物变“毒物”

2025-02-24 10:02:04 来源:《襄阳日报》
0

摘要:课外读物作为教材和教辅之外的知识补充,承载着启迪智慧、塑造价值观的重要使命。

近日,武汉市民曹先生称其购买的一本课外读物中,有多处误导青少年的内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课外读物作为教材和教辅之外的知识补充,承载着启迪智慧、塑造价值观的重要使命。然而,当这些读物出现不当内容时,它们就有可能从滋养心灵的“营养品”蜕变为伤害幼小心灵的“毒物”。

少年儿童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阶段,他们对外界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书中信息的影响。课外读物作为他们接触外界的重要窗口,其内容的选择和编写显得尤为重要。

出版方作为内容的把关者,肩负着重要责任。正如专家所言,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但在改编过程中,我们应尊重艺术规律,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美好品德,而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进行过度加工。相关部门在审核少儿读物时,也不能仅仅关注书籍的趣味性和销量,更要严格把控内容质量,确保其符合正确的价值导向。

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同样应该警醒。在选购课外读物时,家长应更加审慎,选择那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书籍。同时,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课外读物的监管和指导,确保读物符合青少年的成长需求和价值观导向。

课外读物不应成为“毒物”,而应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营养品”。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清朗、健康的阅读环境,守护好每一个孩子纯洁的心灵世界。

责任编辑:高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