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闫守东 全媒体记者 孙修廷
12月22日,室外寒风凛冽,然而襄州区民发世界城小区肖传顺家里暖意融融。当天,空巢老人肖传顺夫妇家里迎来了他们的“特殊亲人”——襄阳客运段列车员张明及其妻儿。“今天天气冷,考虑到老人身体不好,很是放心不下,就赶过来看看!”张明对记者说。
他们的结缘源于8年前T49次列车上的一次邂逅。
2010年5月的一天,张明在担当T49次乘务服务途中,遇上了家住襄阳旭东路的肖传顺、刘学吉夫妇。当时,老两口从北京回襄阳,没买到卧铺票。上车后,两人想补卧铺,便找到了当班的张明。张明看到刘学吉拄着拐杖,行动不便,就优先为他们补了票,并一路上细心地照料两人。
随后,在交谈中张明得知,肖传顺老两口的独生女在外地工作,家中只有他们两人,生活上时常遇到难题。临下车时,张明主动记下老人的联系方式,并将自己的手机号抄给老人。此后,只要张明退乘下班,总不忘探望老两口,帮助买粮买油、买菜,采购日常生活用品。
空巢老人最怕寂寞,老年人精神生活的事,张明也用心帮其解闷。张明细心观察到,老人对外地工作的女儿倍感思念和牵挂,他便陪老两口拉家常。老两口犯病住院了,退乘下班的张明总是跑上跑下、跑前跑后。张明对待非亲非故的老人,坚守了长达8年多的细心照料。老两口无论在生活中还是情感上,逐渐对张明产生依赖感。2015年5月的一天,老两口在电视里看到了襄阳唐城建成开放的消息,表露出想去唐城看看的愿望。为了满足老人的心愿,张明在工作之余特意借来车辆,带着老两口逛了一天唐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张明精心照顾两位老人的积善行动,延伸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擦亮了列车员爱心服务的品牌。
张明来自湖北红安农村,自小经受了苦难的磨练,培养了他吃苦耐劳、心地善良、常怀感恩之心的品质。张明在为乘客服务时始终面带微笑,做到视乘客为亲人,他平易亲和的个性和周到细致的服务为南来北往的乘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博得了许多乘客的赞赏!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一位叫冯秀峰的旅客给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寄来一封感谢信。信件几经周转,最后才到达襄阳客运段T49/50次列车员张明的手中。
旅客在感谢信里讲述了她乘坐T49次列车经历的故事。3月22日清晨,她带着孩子从襄阳站上车前往荆门。由于她患了重感冒,身体本来就不适,上车后感觉浑身难受,并呕吐起来。列车员张明见状,立即赶来清理了座位和地板,接着又为她送来了一杯热水,关切地对她嘘寒问暖。不一会儿,他又端来一碗热粥,让旅客垫垫胃。“看着这位列车员,我只觉得心里热乎乎的,重感冒仿佛好了一大半。”旅客在信中写道。
当列车即将到达荆门站时,这名旅客发现自己一大早急着赶火车,忘记带钱包。无奈之下,她尴尬地向张明求助,想用手机转账兑换现金。张明当即掏出10元现金递给她,并微笑着对她说:“这点钱就不用转了,我上岗没带手机。”下车后,该旅客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特意写下这封信,对张明表示感谢。
看完信的内容,张明才回忆起早已淡忘的那趟出乘。从事列车员工作11年,出乘中迎送旅客上下车、清扫车内卫生、为陌生的旅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些在他看来都是分内的事。未曾想到,列车上的出手相助,却被旅客牢牢记在了心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张明说:“作为一名乘务员,在列车上帮助他人,其实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其他很多乘务员都和我一样,都是把乘客当亲人一样来对待的。”
向旅客提供帮助已经成了他工作时的习惯。工作之余,张明对遇到困难的陌生人也及时伸出援手。
2018年6月9日早上7点半左右,张明趁休息时间,赶往汉江二桥头附近游泳。当他来到江边时,突然听到江中传来呼救声,寻声望去,他发现一个人正在江水里时隐时现、拼命挣扎。“情况十分紧急,需要尽快施救!”说时迟,那时快,张明立即跳进江水中,迅速游向体力不支的溺水者,使出浑身力气,奋力将其推向岸边。
经了解得知,被救者因为当天早上水温偏低,加之下水前准备不足,导致入水不久左脚抽筋,进而引起全身肌肉紧张,陷入险境。而作为施救者的张明,今年还是头一次下江游泳。
被救者完全清醒后,感谢的话语接连不断,而张明平静地回应道:“在江里游泳,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作为一个既会游泳又有能力去施救的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