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艺术 > 文艺精品 > 正文

浅评襄阳花鼓戏《远山丰碑》

2019-10-18 11:13:59 来源:襄阳日报
0

摘要:9月19日晚,由襄阳市艺术剧院创排的襄阳花鼓戏《远山丰碑》在我市演出,观众席响起热烈的掌声。

原标题:一出大格局的好戏

——浅评襄阳花鼓戏《远山丰碑》

镇艳蓉

9月19日晚,由襄阳市艺术剧院创排的襄阳花鼓戏《远山丰碑》在我市演出,观众席响起热烈的掌声。演员投入的表演,让观众真切感受到熊自勋这位老军人的初心和情怀,给人以精神洗礼。这是一场激动人心的演出,是一出大格局的好戏。

创作题材上的大格局

《远山丰碑》的主人公原型——熊子勋用毕生践行诺言,寻找牺牲战友下落,为他们造坟立碑。熊子勋两次患癌;他在寻找的道路上,遇上泥石流,右眼被戳瞎,差点丢了性命……

这一题材有意义、有意蕴。该剧虽是舞台剧,但纪实性强,忠实于熊子勋老人的真实事迹。1949年3月,谷城县独立营第三连奉命剿匪,不料在茶园沟遭伏,58名解放军战士下落不明。当年谷城县特派作战经验丰富的熊子勋为区长再次进山剿匪。9个月后,他率部队成功解放谷城西南山区。当他再次进入茶园沟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草丛中到处散落着解放军战士的衣物碎片,尸骨却不见下落。他发誓,哪怕用尽一生,也要找到58名战友。这诺言掷地有声。他为什么寻找?寻找的仅仅是58名牺牲的战友吗?他为战友立碑造坟,立下的仅是一块块小小的墓碑?

情感表达上的大格局

该剧通过抒发主人公熊自勋和春兰互怜互爱的夫妻情,和指导员、老班长等人患难与共的战友情,和陈大娘及村民们鱼水和谐的军民情,塑造了他作为一名有血有肉的革命军人的典型形象。在表达夫妻情、战友情和军民情三个方面,该剧有自己的特色。

春兰和熊自勋的感情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民歌传情,一首旋律优美的《放花牛》传达少女心声,但此时的熊自勋未必听懂了;2.大胆表白,春兰不顾少女的羞涩大胆表白,却遭到熊子勋拒绝;3.强拉配婚,大表姐的强拉硬拽,快速促成婚姻。熊自勋决定寻找战友下落,春兰的理解和支持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然而这动力也是一种亏欠,老年熊自勋面对春兰的愧疚,成为感人至深的泪点:春兰反对他继续寻找不是为自己,而是心疼对方。该剧在夫妻情感的表达上并不仅局限于你情我爱的小情爱,而是将之放在夫妻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平等地位,放在为国为民的大情怀中。

战斗即将打响,战士们谈笑风生、泰然自若。一紧一松,更显出战士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年轻勇敢的战士形象呼之欲出:乔大圣的烟袋、小东北的快板、老班长的神算、杜家兄弟的照片……这些在熊自勋心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痛,同时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典型性格刻画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熊自勋和战友之间的感情集中表现在他和指导员上,对指导员的承诺是他“寻找”的直接也是最大动力,这一承诺是一个生命对一群生命的承诺。

鱼水和谐军民情。该剧中军民情一直贯穿始终。在军民情的表达上,既有大场面铺排,又有细节的描画;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表达。战士们帮老乡挑水、砍柴,老乡帮战士洗衣送吃,给观众展现了一幅幅军民和谐、其乐融融的画面。陈大娘送独子参军、不顾危险掩埋指导员的遗体,这些细节的刻画或交代从侧面表现了军民的鱼水深情。正因如此,陈大娘的一句“我相信你会给小柱子一个说法的”给熊自勋如雷鸣电闪般强大的情感冲击。此时“寻找”对他来说,并不是简简单单兑现指导员的承诺,而是守护所有牺牲战友的生命尊严!

舞台呈现上的大格局

该剧在导演手法、舞美、音乐、灯光等方面可圈可点之处有很多,舞台画面气势恢宏、荡气回肠。

开场和尾声里,老年熊自勋将白酒洒在浮雕般的战友面前,一个个点名,一声声短促坚定的“到!”充满仪式感和肃穆感。

剧中大量使用蒙太奇、意识流手法,如指导员和妻子青莲超时空对唱,年轻熊自勋和年老熊自勋的心灵博弈……很自然地完成了过去和现在的时空对接以及舞台上人物的内心外化,丰富了全剧的思想意蕴,同时戏曲表达更具现代意识,给人大气磅礴之感。

有人说,一出剧最好的导演艺术是看不到导演艺术。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舞美。最好的舞美艺术是看不到舞美艺术。该剧舞美风格简洁朴实,写意与写实相结合,茶园沟里的灌木、战士们破碎的衣物、连绵的群山、庄严的纪念碑……既有力地烘托了战争的惨烈悲壮,又彰显了主人公的坚忍顽强。

音乐方面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既有原汁原味的襄阳小调民歌《放花牛》,旋律婉转悠扬,又有梆子腔高亢嘹亮。既不失本土特色,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又借鉴外来音乐元素,兼收并蓄,呈现大气恢宏的特点。

当然,这部戏从创作到排演才短短几个月,不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比如人物性格还不够鲜明、针线不够严密等,但相信随着该剧不断演出日益完善,一定能打造成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好戏。


责任编辑:宋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