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艺术 > 文艺精品 > 正文

诗中襄阳入画来

2019-01-31 10:11:00 来源:襄阳晚报
0

摘要:1月28日,襄阳市美术馆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诗画襄阳》中国画作品迎春展在这里开展。

诗中襄阳入画来

——《诗画襄阳》中国画作品迎春展开展侧记
 
见习记者和浩浩
 
1月28日,襄阳市美术馆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诗画襄阳》中国画作品迎春展在这里开展。汉江、岘山、堕泪碑、习家池……这些古代诗人笔下的襄阳美景都走进了襄阳市美术馆,数百位市民和画家们一起,开启了穿越之旅。
 
以画为媒,寻找“诗中襄阳”
 
本次展览展出的100幅作品,全部来自我市组织开展的《诗画襄阳》中国画作品创作活动。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襄阳,有着2800多年的建城史,据不完全统计,从春秋时期到明清时期,吟咏襄阳的诗歌多达数千首,仅《全唐诗》中就有数百首。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黄有柱告诉记者,襄阳的历史堪称是诗歌的历史,流传至今的相关诗歌灿若星河,襄阳也曾诞生过米芾等影响深远的书画家,这就是我市启动《诗画襄阳》中国画作品创作活动的重要原因。
 
为了将这些画作打造成精品力作,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组织凡夫等本市文化学者在历代歌咏和感怀襄阳的名篇力作中,筛选出100首最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文化价值的诗篇作为创作母题。“众多写襄阳的古诗,反映了古代襄阳的不同侧面。为了保证入选诗篇能够全面体现襄阳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我们对咏吟襄阳的诗歌进行了全面整理、审定。”凡夫表示,本次选定的诗篇,包含了从西汉到清代的诗人的作品。
 
诗歌选定后,市美术家协会在全市的美术家队伍中精心挑选,组织了近30位襄阳籍国画名家,以这100首诗歌为题联袂打造《诗画襄阳》。“得知《诗画襄阳》中国画作品创作活动启动的消息后,我市的众多国画家纷纷报名参与,其中包括王明泽、张俊伟等旅京襄阳籍画家。”黄有柱说,这次活动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将通过国画的形式,打造诗画一体的襄阳国画精品力作,寻找“诗中的襄阳”,实现襄阳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重访”襄阳,用画意表达诗情
 
“这次创作是‘命题作文’,与我以往的创作不同。为了寻找‘诗眼’,以便准确地表达出诗歌的意境,我多次翻阅《全唐诗》和近现代文学家对这些诗歌的注释。”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教授阮宾是参与本次创作的国画家之一,为了能让自己的“画意”准确地表达出诗人的“诗情”,他多次沿着诗人的行走路线写生、考察。
 
“襄阳这座古城保存着许多曾经的诗词现场和珍贵的历史遗存,这就是我们作画的重要参考。寻访这些古迹时,我常常在想,如果是那些诗人在这样的旅途中,会产生怎样的诗意。这些景观我已经寻访过很多次,但通过这样的思考,我产生了很多新的感悟。”阮宾表示,他将这些感悟和古诗中的符号元素融入到画中,使之生发出诗的意境,扩大它的容量。
 
无独有偶,旅京襄阳籍画家张俊伟也选择了在认真研读诗歌后以旅行者的身份“重访”襄阳,感受诗歌中的襄阳之美:在米公祠里,体会汉字博大精深的魅力;在古城墙上,感受一江两城厚重深沉的文脉;在鹿门山头,远眺鱼梁古渡、岘山仙境……“这次活动值得点赞,能够完美地展现出襄阳的地域特色。我也在创作过程中,对襄阳有了更深的认识。希望我的画作,能让大家更加了解襄阳和襄阳的文化。”张俊伟说。
 
诗画联袂,历史和现实在这里交融
 
从命题、选题到写生、考察,再到结稿、评审,历时8个月,100幅作品全部创作完成,并在襄阳美术馆集中展出,为市民奉上一份新春文化大礼。
 
尽管开展当天的天气并不是很好,但还是有不少书画爱好者来到画展现场。其中特意从黄冈赶过来的书画收藏家熊先生对此次画展评价很高:“襄阳真是藏龙卧虎!这次画展既让我了解了诗里的襄阳故事,又让我对现代襄阳画家的功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次画展的水平的确很高,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高水平的画展。”在画展现场频频举起手机拍照的老人张秀清指着一幅《襄阳乐二首》说,“这幅画作将南北朝时期襄阳的繁华表达得很贴切,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襄阳大堤上。”
 
“襄阳是一个墨色生香的城市,也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城市。本次画展意在以古代诗人、诗歌为线索,甄选古代诗歌所展示的代表性场景、情境,借助现代寻访人的独特视角展示古代襄阳的山川风貌和社会面貌,通过‘诗画联袂’,让观展者感受历史与现实的交融。”黄有柱表示,本次画展将持续到2月22日,并免费向市民开放。“画展结束后,我们将会继续对画作进行深度打磨,并赴洛阳等地进行交流展览,以更好地发挥这批画作文化推广的作用。”黄有柱说。
 

责任编辑:陈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