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典型宣传 > 正文

榜样的力量丨荆楚楷模赵青:用“小米粒”闯出农业新天地

2024-10-29 17:30:57 来源:
0

摘要:2024年第三季度荆楚楷模人物名单揭晓其中襄阳南漳县寨子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赵青榜上有名来了解她的故事吧⬇️⬇️⬇️

2024年第三季度“荆楚楷模”人物名单揭晓

其中

襄阳南漳县寨子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赵青

榜上有名

来了解她的故事吧

⬇️⬇️⬇️

 
 
“荆楚楷模”赵青:
用“小米粒”闯出农业新天地

   12年前,她从城市回到农村创业,只想种好“一粒米”,守住百姓的“粮袋子”;

 

12年后,她用“一粒米”撬动大产业,推出有机大米、米酒、米茶、米粉等系列产品,实现了大米由论“斤”卖到论“克”卖的价值飞跃,带动1000多户农民就业创业,户均年增收超万元。

 

她,就是南漳县寨子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青,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巾帼新农人”“湖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近日,省委宣传部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荆楚楷模”名单,赵青榜上有名。

 

回村创业

新农人深耕家乡沃土

 

赵青,1986年出生,南漳县城关镇人,高中毕业后在武汉一家公司当会计,待遇优厚。

 

2012年,怀了二胎的赵青跟着丈夫回到南漳县姚岗村休养。当时正值春耕,赵青发现村里大片土地闲置,在田里忙活的基本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和妇孺。

 

“这田越来越不想种了,要是能租,恨不得租出去。”听到一位老人的抱怨,赵青深受启发。

 

“把这些没人愿意种的田租过来规模化经营,怎么样?”赵青查阅资料、找人咨询,得知国家正大力扶持农业集约化经营,她产生了回村创业的念头。

 

2013年春,赵青揣着10万元贷款,在姚岗村流转了180亩土地,开始了种田生涯。

 

赵青很快就尝到了“种田的苦”。由于没有经验,支付土地流转费用、工人工资和化肥农药费用后,赵青把10万元赔得精光。

 

不服输的赵青押上全部家当,决定继续贷款30万元,实现机械化种植。她购买了播种机、插秧机和烘干机,要把农业的路坚持走下去。

 

2014年,赵青还是亏损。2015年,借助助农好政策,她又贷款50万元,将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490亩,并盖起仓库、加工大米,逐渐实现了盈利。

 

有机种植

带动千余农户增收

 

南漳县东巩镇自古便是优质稻米的主产区之一,尤其是该镇上泉坪村,距离南漳四十八大泉之一的上泉最近,具有发展有机水稻的先天优势。

 

2015年秋,南漳县提出“中国有机谷”战略规划,决定在上泉坪村大力推广有机稻种植。招商人员先后带了三个客商前去考察,对方均以距离太远、地形复杂、机械操作太难等理由拒绝合作。

 

县科经局想到了该县种粮大户赵青。赵青驱车一个多小时赶到上泉坪村后,被这里优越的自然环境所吸引。“有机种植是趋势,我还年轻,要勇敢尝试!”赵青决定转战上泉坪村,探索有机稻米种植。

 

“她是外乡人,靠谱吗?必须先付流转土地的钱!”上泉坪村村民不信任赵青,不少人要求先付钱再签流转合同。赵青立即注册南漳县寨子米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提供“保底+分红”。此外,她对村民实行“参与用工”“托管经营”“订单收购”等分配形式,逐步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发展有机水稻的关键环节是不用化肥和农药,但会导致水稻产量低、收益少,怎么办?为改善土壤肥力,赵青在水稻收割后,种上油菜和紫云英,来年春天翻耕到土壤里,再用稻壳、稻糠添加益生菌后自然发酵,成为天然有机肥,用于改善土壤肥力。最终,有机稻亩产量从2016年的420斤增长到现在的600斤,产值翻了一番多。

 

产量增加了,销售又成了难题。2018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赵青主动承办南漳县丰收节活动。随后,她连续四年开展丰收节相关活动,让“寨子米”品牌逐渐走出南漳、走向全国。

 

在赵青的积极推广下,目前,上泉坪村2700多亩田地全部种上了有机水稻,该村全年生产有机大米15万公斤,10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

 

科技创新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2017年,赵青在一次外出考察中看到,有机绿色水稻、小麦等农作物被做成养生茶、面膜、生态纸张等产品,价值不菲。“要让种稻人的汗水更值钱,农业必须走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赵青陷入了沉思。

 

同年11月,赵青依托合作社注册成立襄阳田园乐活米业有限公司,形成合作社负责基地生产、公司负责品牌营销和科技研发的协作模式。近两年,她主动与湖北省农科院、武汉轻工大学、襄阳市农科院等对接,引进“玉针香”“鄂香二号”等新品种。合作团队陆续研发出低糖米、黑米茶、寨子米酒等产品,目前已推出茶、酒、油、粽子、预制米饭等五大类70余种深加工产品,预计今年产值超3000万元。

 

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赵青还推出联农、带农措施:针对没有入社的农户,提供代育苗、代清理、代烘干、代加工、代销售、代储存等服务;针对当地回乡青年,提供新品种秧苗、新技术指导等服务,目前已带出3个百亩以上的种粮大户。

 

近两年,赵青探索种植彩色水稻,发展农业观光。她专门开发出1.4万平方米彩色景观稻,按照品种、颜色布局插秧,吸引游客前往打卡。该村农家乐、民宿、研学等产业也发展起来,助力乡村振兴阔步前行。

 

赵青还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公益慈善活动。近年来,她为山区小学捐赠课外书籍价值10万元,陆续为困难儿童资助3万元;连续三年慰问一线环卫工人,捐赠物资价值近10万元。

责任编辑:楚欣懿